儘管企業噤綠和企業漂綠,看似完全相反,但後果都一樣不堪設想。
圖片來源/ Daniel Funes Fuentes on Unsplash
聽過「漂綠」(greenwashing),但你有聽過「噤綠」(greenhushing)嗎?
不久前,全球焦點仍在企業「漂綠」氾濫,誇大行銷自己在永續、環境、生態上的作為,企圖誤導消費者或投資人來實現獲利。
為此,聯合國祭出第一份反漂綠報告,各國監管單位紛紛拿出棍子打假綠。
企業為什麼要噤綠?
但近來風向一轉,不少企業開始悄悄淡化、偷偷刪除自己的永續、環境承諾,安靜閉嘴不談,俗稱「噤綠」。
「故意淡化你的永續作為,因為擔心(達不到)會讓公司看起來無能,或帶來負面後果。」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永續發展行銷教授方特(Xavier Font)向《快公司》解釋噤綠的定義。
「漂綠很明顯,但噤綠從定義上來說,卻很難發現,但我認為它比我們所認知到的更常發生。」方特說。
近來風向一轉,不少企業開始悄悄淡化、偷偷刪除自己的永續、環境承諾,安靜閉嘴不談,俗稱「噤綠」。
圖片來源/ Ioann-Mark Kuznietsov on Unsplash
怎麼檢視企業是否在噤綠?
《華盛頓郵報》利用「網站時光機」 (Wayback Machine),一個能讓你「回到過去」,檢視網站過去樣貌的全球網站數位檔案館,發現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的永續投資網頁悄悄改變。
2022年春天,該網頁畫面原是一棟覆蓋著綠色苔蘚的建築,並寫著「我們承諾支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如今點進去,綠意盎然的建築,變成隨波逐流的海浪。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比對,該網頁刪去了多處氣候承諾文字,身為「氣候行動 100+」(由投資者主導的氣候倡議)的成員資訊也不見了。
貝萊德(BlackRock)的永續投資網頁從承諾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的綠色苔蘚的建築,變成隨波逐流的海浪。圖片來源/Christoffer Engström on Unsplash
2023年6月,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公開表示,「我不再用 ESG 這個字眼,因為它已經完全被極左和極右派武器化了,」 但他表示貝萊德仍會持續關心ESG。
噤綠早在2008年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受到廣泛關注,始於2022年10月。
當時,瑞士氣候諮詢與碳抵銷公司South Pole公佈了一份噤綠報告。該報告調查了12 國、跨產業、共1,200 多家設有淨零目標的大型私人企業,發現76%制定了科學淨零目標,卻有近1/4決定不公開。
為何喊了不敢認?綜合分析,有五項可能因素,背後的動力都是「恐懼」:
一、美國政治極化,ESG成為美國「反覺醒」(anti-woke)文化內戰的靶子,遭到共和黨及其支持者的圍剿
共和黨除了祭出新法「懲罰」表態支持「覺醒」議題的公司,把他們列為政府黑名單,把貝萊德、先鋒等金融高管叫到國會「拷問」,還煽動支持者抵制、取消(cancel)這些品牌。
另一方面,自由派則認為企業做的太少。兩面夾擊,企業有苦說不出。因此,許多企業害怕惹火上身,寧可保持沉默。
啤酒公司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2023年4月,百威僱用跨性別網紅迪倫・馬爾瓦尼(Dylan Mulvaney)在Instagram宣傳旗下的百威淡啤酒(Bud Light),引發保守派消費者大規模抵制。同時,自由派顧客也因為百威沒有力挺馬爾瓦尼而感到憤怒。
兩面不是人,導致近半年來,百威的業績和股價舉步維艱。
《華盛頓郵報》調查發現,該事件後,百威已悄悄停止投放臉書廣告,不再宣傳2040 年實現淨零和2025年使用100%回收包裝的永續目標。
「身為一位立意良善的執行長,你可能會被雙方起訴——左翼和右翼。若你想說服更多執行長積極參與氣候變遷,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South Pole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霍伯格(Renat Heuberger)說。
二、監管收緊,嚴打漂綠
打漂綠,成為各國執法重點。
在歐盟,號稱史上最詳盡的永續揭露立法《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簡稱CSRD),2024年起將強制適用企業在年報中揭露相關永續資訊,預計影響5萬家公司。
美版氣候揭露規範則預計近期公佈,預計影響6,600家企業(含外國企業)。一旦通過,最快2023財年起跑。
漂綠零容忍,更嚴格的氣候揭露執法,讓許多企業選擇「惦惦」,不主動公開,避免踩線、外界檢視和漂綠的指責。有人認為這是另一種「漂綠」,打著「默默付出」的幌子,背後卻不斷改寫承諾,製造出永續的錯覺。
三、氣候訴訟浪潮
根據聯合國《2023年全球訴訟報告》,截至2022年12月,全球已提起2,180件氣候訴訟案件;五年前,這個數字只有884件,成長近1.5倍。
更多的氣候揭露,恐帶來更多的法律風險。這些數據,將成為控告企業未(積極)實現氣候承諾、目標的呈堂證供。何必授人以柄?這也反映出企業對於自己能否達成氣候目標缺乏信心。
四、中小企業的壓力
中小企業缺乏資源和財力取得永續認證,即使做了對環境友善的事,他們也寧願抱持沉默。
五、企業不確定何時,以及如何溝通他們的永續措施
到底是在付諸實現前公佈好?等特定比例的供應鏈開始實踐好?還是等全面實施,拿得出實質成果時好?
方特在2016年調查了31家英國小型鄉村旅遊業者,全部都獲得了環境品質認證,卻僅有30%的業者揭露這項資訊。
當時,其中一家業者採購了永續海鮮,卻很煩惱不知該何時宣布。推出時?半數供應鏈採用時?全面採用時?「假如我50%的供應鏈都使用永續海鮮,其可信度是否足以公佈?」業者告訴方特。「許多公司選擇不談,純粹是擔心顧客看到的杯子是半空的,而不是半滿的,」方特說。
許多企業在執行永續行動時,陷入不知該不該將階段性成果公布的兩難。
圖片來源/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儘管噤綠和漂綠,看似完全相反,但後果都一樣不堪設想。
因為要阻止地球升溫,要加速綠色經濟轉型、氣候科技研發與規模化,必須動員企業手中成千上兆的資金。大型企業的帶頭,更具備拋磚引玉,改變商業思維的效果。
當企業停止談論氣候變遷,我們將永遠無法實現氣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