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題

推薦專題Recommended

ESG風潮吹向直轄市

擁有全台灣最大物流產業、32個工業區的桃園市,可以如何往低碳城市發展,透過環境、社會與治理(ESG)三面向發展永續?

2021年10月29日,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午餐會,以「桃園市—連結國際的城市」為題,分享桃園推動產業升級與投資、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等經驗。

台灣500大製造業有超過1/3在桃園設廠,桃園市更擁有32個工業區,工業產值全國第一。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產業,涵括了物流、光電、高科技、航太、汽車零件、生技、農業、綠色能源及傳統產業等產業聚落;無數「Made in Taoyuan」的產品,不僅滿足國人每一天的食衣住行育樂,也是締造台灣經濟奇蹟不可或缺的幕後推手。

2018年至2021年底,桃園與約49家國內外企業與組織簽訂航空城合作意願及備忘錄(MOU),並於2021年啟動招商,優先鎖定「國際物流配銷相關產業、航空輔助相關產業、生物科技產業、雲端運算產業、智慧車輛產業及綠能產業」等6大產業進駐,從產業面開始,逐步邁向綠色桃園。

全台最大物流城如何推動永續?

桃園是台灣最大的物流聚落,2019年簽約擔任全球首屆國際組織ICLEI生態物流主席城市,在國際物流佔有重要角色,吸引國內外知名業者在桃園設置旗艦物流中心。

在生態物流發展方面,桃園持續透過智慧、綠色運輸及共享模式,建立六大生態物流示範區。舉例來說,桃市府在大溪商圈示範區成立低碳寧靜轉運站,站內劃設貨車專用停車格,供物流業者使用;卸貨區域則設有儲存空間和太陽能雨棚,待物流業者於轉運站卸貨後,再由電動機車、電動三輪車、Follow me機器人等創新低碳運具送貨,從生活密切的商業活動開始,讓低碳概念在桃園逐漸實踐。

這是一張圖桃園市於2019年10月27日與ICLEI正式簽約,成為全球首屆生態物流主席城市。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桃園市於2020年發布桃園市自願評估報告(VLR),並在2021年成立桃園市政府永續發展會。


桃園淨零路徑從綠電城計畫開始

2021年桃園的「桃園市綠電城計畫」、「桃園市引領推動全球生態物流倡議」及「循環經濟導入再生再利用粒料」也分別在台灣永續獎(TCSA)榮獲金、銀、銅獎殊榮,未來目標則是將「循環經濟」的概念融入都市發展,並將永續、低碳、智慧等3項計畫落實在桃園市政的每一環節,攜手打造更理想的生活環境。

與國際連結,鄭文燦亦受邀線上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台灣日」活動,與國際社會分享桃園綠能推動計畫與成果,本次COP26大會台灣組團參訪,桃園市為地方政府實體出席會議的唯一代表,從桃園經驗出發,與全球共同朝「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這是一張圖鄭文燦與國際分享,桃園的能源轉型政策以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為方向,積極降低碳排放量及空氣污染。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聚焦城市綠電發展,桃園綠電城市計畫在5大方面頗有成效。首先,桃園積極推動公有案場太陽光電標租,包括152處公有房舍及空間;第二、打造全國規模最大及首座循環經濟認證生質能綠電廠,預計於2021年底完工,年發電量約2.2億度,也是全國第一座結合熱處理、厭氧消化及固化掩埋場的綠能發電中心。

第三、造紙大廠永豐餘近年積極投身循環經濟的行列,除了提高回收再生紙比例,更在桃園新屋廠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設備,利用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沼氣來發電,每年可發出4,200萬度電,約等於1.2萬戶家庭用電量;第四、大潭電廠機組空污減半,機組增設氮氧化物防制設備,減少空污排放量達50%;也包含自2018年起桃園推動工業鍋爐改善作業,目前已有700個工業鍋爐由燃煤或重油改為燃天然氣。綠電及低碳運具發展,在桃園還有無限可能,同時也是真正成為綠色低碳城市的敲門磚。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張瀚書(H. Henry Chang)及執行長何飛逸(Freddie Höglund)在午餐會上也分享,桃園工業聚落完整且規劃良好,非常適合各種產業發展。桃園與歐洲經貿關係穩健,吸引桃園也有許多歐洲企業進駐,正如同是日下午參訪的裕利醫療集團,憑藉桃園市交通便利和腹地廣大等優勢,裕利在此打造亞太區最大冷鏈倉儲,在疫情期間專責新冠疫苗配送。

這是一張圖桃園市以朝向綠色宜居城市邁。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政府及歐洲在台商務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廣外籍人士在台生活福祉,桃園在市民卡6週年記者會上宣布,開放符合資格的外籍長者申請桃園市敬老愛心卡,與本市長者同享多項優惠。此外,航空城、三心六線、河川整治、公園改造及國民運動中心等建設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將讓桃園一步步邁向以人為本的綠色宜居城市,成為國內外人士就業、移居首選。